《伊索寓言》是由古希腊寓言家伊索所著的故事集,共三百五十七篇,其中包括古希腊、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等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伊索生于公元前620年,是一名弗里吉亚人,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因聪明过人和知识渊博,最终获得自由。自由后,他开始环游世界并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寓言,以动物为喻揭示人间的权贵专横、残暴,虐待弱小的行为,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和感情。此外,也有一部分故事以人或神为主,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其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点明故事蕴含的道理。这些故事篇幅虽小,但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成就极高,对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作家都产生了影响。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金尼阁口述的译本《况义》于1625年刊行,共收录了22个寓言故事。之后又有许多不同的中译本相继问世。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整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将幽默、讽刺的叙述风格与深刻的人生哲理相结合,向读者传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道理。它不仅是一本启蒙教材,教导儿童区分善恶美丑,更是一本生活教科书,长期以来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