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获得57票,高居榜首。该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这部作品以俊朗飘逸的笔触追踪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演变轨迹,历时十多年,是格非写作生涯中最具分量的一部作品。
1980年代,格非与余华、马原、苏童、洪峰并称为“先锋五虎”,以创作中、短篇幅的先锋小说受到文坛的推崇。格非的《迷舟》和《褐色鸟群》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展示了他在小说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先锋小说家将小说文本视为一种语言游戏,小说的世界是一种自我指涉的世界,是“不及物”的内部世界。
但从19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思潮的演变,包括格非在内的先锋作家开始向现实主义靠拢,关注外部现实世界。而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正是在先锋文学“向外转”的大背景下孕育的。格非在三部曲中描绘了各个时代中的芸芸众生相,但格非的写作和柳青、路遥等现实主义作家仍有显著差异。如果说以柳青、路遥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是冷静记录时代历史的“书记官”,那么格非不甘心于此,对社会现实的书写仍带有极强的先锋色彩。
格非的写作表现出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审视,对“乌托邦”神话的反思,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现实的凭吊。《江南三部曲》中的怅惘、迷离的失落性情怀,让人读罢唏嘘不已。格非切中了这个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这是真诚的,亦是可贵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