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美食有所不同,它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细细品味后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但最近我读到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却有了读到美食的感觉。这本书精美而丰富,以“三奇”脱颖而出:首先,书籍采用了绘图绣像的形式,配有数幅清光绪末年天津《醒华画报》所载石印画页,以及纳村公子为每篇文字制作的墨线插图。其次,全书由十九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文字简短精悍,很像冯梦龙的“三言两拍”风格,背景则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主。第三,每篇小说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以古典传奇作品为背景,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让人叹为观止。
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因为他认为码头上的人,常常因为生活需要而变得非常特殊和有趣。他选取的主人公都是像正骨医苏七块、粉刷匠李刷子、泥人张等这样的天才,乍听起来神奇,但确实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冯骥才用简短的文字将这些人物的故事讲述出来,非常引人入胜。这本书只有六万字,但在阅读它的过程中,插图和文字都让人毫不费力地理解。读过之后,每个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都仍然清晰地记在脑海中,这些手艺人多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却活到了今天。我想,只有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时代才会有这样的奇人吧?现在,也许会出现更多的这样的新奇人物。想到这里,我发现了冯骥才的用意。这本书能够出奇制胜,因为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