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朱自清创作发表了《背影》。这篇文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转身离去时留下的那张背影。
故事发生在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了,同时父亲也要交卸差使。他决定跟随父亲回家奔丧。到了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和想起祖母,他忍不住流下眼泪。父亲则安慰他,“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后,父亲卖掉了典质,还清亏空,借钱办理丧事。那段时间,家中光景十分惨淡,一半是因为丧事,一半是因为父亲失业了。丧事结束后,父亲需要到南京找工作,而朱自清则需要回北京继续读书,于是他们决定一起上路。
到了南京,朋友邀请他们一起游逛,但因事忙,父亲决定让一个茶房陪着朱自清去。起初他不放心,怕茶房不靠谱,但最终还是决定自己亲自送儿子,把他送上了车。
在车站,父亲忙着照看行李,而且行李实在太多了,他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再三讲价钱,直到最终商定,才送儿子上车。他找到靠车门的座位,并把为儿子做的紫毛大衣放在座位上。
在这时,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他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来。他努力攀缘着铁道,完成着跨越月台和铁道的冒险。
此刻,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泪水顺着双眼涌出来。他赶紧抹去眼泪,怕总是觉得不好看见。他的父亲转过身去,打个招呼,步履匆匆离开了。
多年后,朱自清和父亲分别很久,家境日渐困难。父亲变得易怒,经常为家庭琐事发脾气。但最近两年不见面,父亲似乎忘了儿子的不好,只关心他和他的孩子。父亲在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这篇信,朱自清想起了那鼓胀的身体和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