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深刻地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文人的历史构成,通过山、水、物等元素的探寻,传达了一种对中国古老民族深层文化的思考与理解。读后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有两处,一是关于羽士塔的描述,这座塔不是为纪念历史伟人而建,而是做了羽士后成为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为灿烂的文化,但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中华子孙亦将之弃而不顾,文物输往外国。他还对洞窟里的壁画进行了粉刷,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历史的罪行令我感到深深的愤怒和悲痛。
另一处是沙原隐泉,作者爬过沙山至泉前,用“动用哪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这样的话语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和感动。当看到水鸭在池中游弋时,我似乎也能听到清脆的声音,自己仿佛也身临其境。这样的作品令读者感到无限的思索和共鸣,使人思考我们的文化遗产和自己的精神追求。
读完《文化苦旅》,我的大脑感到混乱,心中却有一种兴奋与失落的感觉。这本书固然是描写中国长远的历史和文化,但更是深刻地反思了人性和精神追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历史的辉煌和屈辱,更能够看到自己对于文化和精神追求所应有的态度。历史的价值已经被老一辈人创造出来,恰当地继承和传承历史文化将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和使命,这也是我们应该为之付出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奋斗,而应该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出现创造价值,也为他人的路上做点点星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应该以自己的行动,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