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书中的一篇关于宁古塔的文章,道出了文明与野蛮的关系。他指出文明可能从野蛮中产生,但文明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可以熬过苦难,但却不会赞美苦难;不害怕迫害,但绝不会肯定迫害。我们的先人中,有些人可能犯过错误,但史料显示,大多数文人都是因为朝廷斗争而毁灭的。一些伟大的人物,就这样被埋没。然而,一些文人在流放的苦难中却显现出内心的高贵,创造了文明。他们的身份可以改变,甚至终身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销蚀。这和有些人一样,即便身居高位,追赶潮流,但卑贱的内心也无法掩盖。
文明的体现不应该只在身份上,而在于人的内心。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或许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真正了解人心。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们也能看清周围的人吗?余秋雨写到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在流放地生活的文士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产生。这些友谊没有外部的雕饰。另外,余秋雨提到沈括和苏东坡之间的友谊。这位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学家也因嫉妒而伤害过好友苏东坡。即便是著名科学家也有道貌岸然的时候,落井下石。任何事情都会对文化产生影响,比如今日东北人的豪放、好客、重情义,一定是与流放者的精神有关的。所以我们应该认清自己身边的人,了解人性,明白文明的真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