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分为魏、蜀、吴三国。蜀汉在221年5月15日成立,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263年为魏所灭。东汉末年混战之中,刘备奋力争取领土,并建立蜀汉政权。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后又获得南中地区,国力强盛。但后期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所灭。
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于220年正式建立,定都洛阳。曹魏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攻灭蜀汉后,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曹魏最重要的改革是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吴国是孙权在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于222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孙吴历时最久,共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