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解释孔子的自我报告。孔子在谈到为政时,用简短的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孔子的身世很不幸,父亲去世时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因此他的责任很重。他在十五岁时立志作学问,到了三十岁则“立”于此,确定了人生道路。四十岁时不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和人生而言。到了五十岁,他“知天命”,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岁,他“耳顺”,可能是指从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他都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再过十年,他才“从心所欲”,西方文化注重自由,但同时也要“不逾矩”,即自由不能超过一定范围,这同样适用于形而上的道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