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以及家庭遭遇的一系列不幸经历。父亲去世后,母亲带他回了娘家,但外公是个自私、贪婪且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导致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母亲改嫁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赶出家门,从此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
这部作品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他在作品中透露出的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自传体作品的想法。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访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高尔基曾向他讲述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列宁鼓励高尔基将这些经历写出来。不久后,高尔基创作了《童年》等自传体小说,成为了文学界的巨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