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优化: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丰富易理解的信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1.梯度式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在早期教学过程中教学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学生对于寓言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教师由此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形成梯度式阅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密切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促进学生分享交流,提升认识。
2.读中引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在阅读《拉封丹寓言故事》时,学生可能会感觉疑惑不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人物,却要用动物形象来表达呢?通过启发学生阅读书的“前言”,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帮助学生明白作品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作者需要借助动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结合背景阅读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作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3.讲寓言故事,使学生内化积累语言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讲故事。以《河豚发怒》为例,通过阅读感悟、观察图画等方式,教师帮助学生练习讲故事。之后,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并在小组中交流。在讲述过程中,教师组织全班同学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既读懂了故事,又习得了语言,真正地理解了做人的道理。
总之,“寓言类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不仅让学生对寓言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让教师找到了“三位一体”阅读理念在教学中具体的落实路径,为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