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是一个心理现象,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它描述了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相反,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这种现象就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因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相当贴切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总之,晕轮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需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人们,而不应只看到其表面上的一小部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