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看过很多好文、读过很多书,读的时候觉得讲得特别有道理,但是过几天就忘记了,最多留下了一些信息,自己没有任何改变,也没有提升认知。
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王珞丹凄美地说了一句话:知道了那么多道理,还是没能过好一生。
读书在我的人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我的人生就是被一本本书改变的,几乎人生的每个节点都和某本书相关。特别是最近创业几年,自己读了更多的书,迭代成长更快,非常感谢书给我带来的改变,写过一篇文章《我的认知升级》介绍了书是如何影响我的人生。
曾经有朋友好奇的问我:“你是从哪里知道要读这些书,又是怎么通过读书改变自己?为什么读书可以改变你,对我却没有什么用?”
要如何可以做到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呢?我的体会有四点,分别是选好书、做笔记、思考并实践以及分享输出。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轰炸,为了节约时间,选择好书就变得非常重要,推荐从以下几种来源选择书:
- 听书节目 - 樊登读书会
当你选择了一本书,决定认真读下去时,要怎么读才有效率呢?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带着问题去读,一般这个时候你已经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希望从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一般寻找答案,一边思考,这样的效率最高,而且很容易得到收获。
其次,开始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序言,一本书的核心观点往往都会在序言中讲清楚。这个时候,还可以选择是否完整读下去,或是选择部分章节读下去。
读书过程中,建议分成两段时间,其中一段时间只是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用银光笔标记要点。另一段时间来记笔记,我推荐使用幕布这个软件,可以整理书的结构,同时可以记录要点。写读书笔记最大的好处是,读完全书后,平时可以经常快速翻看笔记,相当简单重读了这本书。
我们如果是希望读书可以让自己改变,首先要触发行动,如果不能触发行动,读书只是接受了信息,不会变成自己的知识,实践书中的方法,是让自己发生转变的开始。只有实践,才会真正理解书里的知识,知识才可能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后,如果需要将知识得到升华,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分享,而分享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自己的体会写成文章。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因为需要让别人明白我们对认知的理解,会触发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并将内容结构化,这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一部分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说读书后的实践是理解了知识的70%,写分享文章就是最后的30%。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