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发展史》是一本全面阐述中国童话发展历程的书籍。它以详实的内容为中国童话的历史发展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该书由吴其南编写,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7年12月1日出版。它是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系列丛书之一,共有379页,采用简体中文写成,并有32开本。书籍的ISBN号为9787532475254,7532475255,条形码为9787532475254,尺寸为20.8 x 14.2 x 3.2 cm,重量为358克。
作者吴其南是浙江安吉人,1945年出生。他是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吴其南已经出版了多部专著,包括《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同城修辞论》和《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等。他目前正在进行有关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解读等课题的学习和探讨。
《中国童话发展史》主要内容涵盖了童话艺术和儿童文学特点。它在儿童文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广受小读者欢迎。因此,总结中国童话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学术界来说既迫切又重要。尽管童话这个词在中国文坛出现相对较晚(清朝末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此之前不存在。在遥远的远古时代,早在华夏文明的起源时期,人类为了种族的生存,孩子的教养过程中,父母总是编创一些富有幻想元素和童真心态的故事来娱乐和教育孩子们。这就是最原始的口头童话。在发明文字之前,这些古老的口述童话通过口口相传,自然地诞生和消逝,起源已经无从考证。
书籍章节层次分明,首先介绍了基本童话因素在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中的孕育,以及史前儿童接触文学的方式。接着探讨了中国童话的萌芽时期,包括基本童话因素的初步凝聚、佛经故事在中国童话孕育中的作用以及唐代传奇和中国童话的萌芽。随后是中国童话的成形过程,包括中国童话成形的历史演变、准童话《西游记》、明清童话以及中国童话自觉发展迟缓的原因的探讨。之后是新时期中国童话的现代化过程,包括中国童话迅速现代化的可能性、叶圣陶和黎锦晖的童话创作、以及早期童话的多方位开拓。接下来是政治化倾向的三四十年代童话,包括五四退潮后童话领域的思想斗争、政治童话的兴起、张天翼的童话创作、抗战童话等。书籍的后几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童话的时代,包括十七年童话的历程、作家与作品、十七年童话及贺宜的童话理论。最后,书籍回顾了中国童话走向消费文化语境的创作,包括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语境的出现、张之路的童话创作、周锐的童话创作,以及中国童话面临的挑战。再版后还添加了后记。
《中国童话发展史》通过系统地叙述了中国童话发展历程,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易理解。它是一本对中国童话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著作,必将受到学术界和读者们的广泛关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