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非常喜欢阅读书籍。俄罗斯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我读过很多书,不论是童话故事还是历史知识,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当代小说,我都品味过。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
曾经听别人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好,那不好,于是我决定亲自阅读这本书。我拿起书架上最顶层被灰尘覆盖的《三国演义》,这本明代罗贯中所写的书,心中充满了疑虑。毕竟从三国到明朝已经过了一千四百多年,我怀疑罗贯中是否真正了解那段历史。当我打开书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了一篇篇我不认识的字(当时我才上幼儿园大班),我结结巴巴地念着:“话说天下大----大什么,分久必合---”“行了,”妈妈说。“这里有很多字你不认识,我给你读吧。”妈妈选了几段,耐心地为我读起来。但这些片段都是关于刘备的,像是“桃园三结义”,以及“破官兵三英战吕布”,对我的研究曹操没有多大帮助。
几年后,大概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再次拿起那本《三国演义》阅读。这时,我已经能够使用文言字典,我的古文知识和字音也更多了。借助文言字典,我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于是我又开始读这本书。当我读到后面的章节时,我越来越觉得《三国演义》中有对刘备过度偏袒的批评曹操之处。我开始感到困惑,难道曹操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奸诈丑恶吗?
过了一段时间,我去同学家玩时,无意中发现了他家桌子上放着一本陈寿写,裴松之编译的《三国志》。我立刻想到:虽然人们都说曹操不好,但我还是想知道他在正史中的形象到底如何,陈寿是晋朝人,或许他亲历过一些事情。于是我走到同学爸爸面前,告诉他我的疑惑。他笑着说:“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文学创作形象,并不是历史形象。《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当作历史来阅读。”听了他的话,我终于释放了多年困扰我的心结。接着他又说:“如果你想了解三国历史,我可以借给你《三国志》看看。”我高兴地接过书开始阅读。通过阅读,我更全面地了解了曹操。我发现曹操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他也有很多优点。例如,他很孝顺,在陶谦部下杀了他的父亲后,曹操果断地出兵替父报仇。
这是与书之间发生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一点:书上的内容不一定全都正确。古人说:“兼听则明。”我们不能只相信一本书,只有通过阅读并加以思考,才能真正实现读书的目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