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先生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在他的作品《三体》中,他展示了对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期望。他幻想三体人通过一种技巧锁死了人类的加速器技术,阻碍了人类的科学进步。他在描写人类掌握核聚变技术后的自信和勇敢挑战三体舰队时,也带有一些嘲讽的意味。然而,刘慈欣先生的观点仍然是基于科学角度对科学进行的思考,而没有将科学发展放置在社会整体发展的背景下来考虑。
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二战结束后的20年间,人类已经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虽然世界上仍然存在饥饿问题,但科学本身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那时起,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解决社会问题。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IT技术是通信技术发展的自然延伸,通过数字化信号处理和集成化硬件发展,实现了通信技术的跨越发展,并且直接介入甚至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因此,我们意识到了IT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和冲击。而IT技术背后的巨变主要是由资本的推动推进的。
此外,IT领域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使得相较于西方,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等后进国家能够快速进入技术发展的前沿。这也为技术发展贡献了更多的动力。与此相比,如刘慈欣先生提及的发电机技术和核聚变技术虽然前景美好,但并不急迫。核聚变的发展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各国也通过ITER项目协力推进,但参与国家的态度往往三心二意,其吸引力有限。即使是不需要盈利的国家,参与研发的投入也不一定高。更不用说那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项目了。
总的来说,并不是人类的智力水平阻碍了解决发电机或能源等重要问题,然后通过IT领域迂回进步。实际上,人类技术的进步一直在发生,而在当下条件下,这种进步在IT领域得到了特别突出的体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