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曾经有一支威风凛凛的象兵部队。这些士兵骑着大象,使用长鼻和象蹄来攻击敌人。他们像排山倒海一样向敌人扑来,无人可挡。1943年,象兵与日本侵略者在西双版纳的洛江畔交战。战斗结束后,鬼子留下了70多具尸体,而我方的80多头战象全部倒下。为了纪念这些阵亡的战象,人们在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将它们庄严地埋葬起来。
在运送战象尸体的时候,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于是将它带回了村子,治好了它的伤并抚养它。村民们不让它搬运东西,它只是整天游荡在村子里,去东家要香蕉,去西家喝泉水。这头公象叫嘎羧,它的饲养员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了,嘎羧已经50多岁了,它看起来很衰老,整天躺在树荫下打瞌睡。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只有在人们摇晃它的鼻子一段时间后,它才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人。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也要走向黄泉路了。”
第二天早上,嘎羧突然变得非常兴奋,两只眼睛通红,当它看到波农丁时,发出轻微的吼声,双蹄亢奋地踩踏地面,鼻子指向杂物堆放的阁楼,似乎想得到阁楼上的某样东西。
阁楼上放着半箩谷子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是饿了,于是把两串玉米扔给它。嘎羧用鼻子钩住玉米,扔到一旁,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我注意到篾席里有一件像马鞍的东西,不经意地用脚踢了下去。没想到,嘎羧看见后立刻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波农丁恍然大悟地说:“原来它是想要它自己的象鞍啊。这是它当年披挂上战场时所使用的鞍子。治疗它伤口的时候,我将鞍子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了小阁楼上。唉,已经整整26年了,它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象鞍上还留有弹洞,似乎还有血迹,混合着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特殊气味。鞍子中间有一个扁平的座垫,四周有银铃圈和杏黄色的流苏。虽然象鞍有些残旧,但仍然显得庄重华贵。嘎羧戴上象鞍,更加显得英勇豪迈。
波农丁皱着眉头,悲伤地说:“它要离开我们去象冢了。”
大象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非在荒野上遭遇悲惨死亡,否则它们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亡,大约在死前的半个月左右,它们会单独走到遥远而神秘的象冢里去。
嘎羧要离开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村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