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增訂

1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本书独特的视角探究了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演变和塑造。纸烟于晚清传入中国后迅速流行,至抗战前已覆盖全国城乡,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纸烟生产和消费国。不过,近代中国的不吸烟运动却几乎被历史淹没。作者以报纸、档案、回忆录等史料为依据,详细描绘晚清 刘文楠 2023-04-06 15:37:49
1 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湖南人应该让中国步罗马帝国之后尘消失于历史舞台,湖南本身则要成为法国或英国之类国家,把旧帝国的文明带进未来。一九○三年,某湖南学生中中国近代史上,反清革命领袖中有一半是湖南人,同盟会中湖南籍成员最多,而中国共产党第一届政治局的成员则有整整四 StephenR.Platt史蒂芬.普拉特/裴士鋒 2023-04-06 15:35:54
1 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

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

本书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晚清至民国期间形塑近代中国宗教命运的重要转变过程。通过下列三种变化形态的分析,将宗教置于理解中国近代史之核心:1.地方民间信仰结构的转型;2.宗教知识的创新;3.精英分子宗教信仰的新形态。前两部分观察宗教文化的宏观层次。 康豹/高萬桑主編 2023-04-06 14:52:27
1 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

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

本书基于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康党”为切入点,转换视角并借助大量翔实的资料,包括维新运动重要参与者的文集、全集、日记等,以及当时的报刊如《知新报》、《清议报》、《湘报》、《中外日报》、《新闻报》、《国闻报》等,系统梳理了戊戌时期 贾小叶 2023-04-06 13:28:55
1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陳恭祿所著,集傳統史家功夫與西方新史學方法於一身的誠摯史著,以中國政治演變為軸心,政治史為經,事件史為緯。此書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興起時的代表品,於1930年代一紙風行,被譽為民國時期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最高學術水準著作,入選大學 陈恭禄 2023-04-06 13:02:25
1 庚子救援研究

庚子救援研究

庚子国变期间,京津沦陷,导致秩序大乱,南北交通中断,大量京官和难民处境危险。此时,上海绅商得到李鸿章的支持,在中国救济善会和东南济急善会的成立下,发起、组织和实施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施救对象之众、效果之著,为史所罕见。庚 冯志阳 2023-04-06 01:24:57
1 滾出中國

滾出中國

在1950年代,上海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一面立在外滩河岸公园入口的告示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自此,这面由博物馆虚造的告示牌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当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凌空踢碎告示牌的那一刻,中华民族无不欢呼雀跃。这面告示牌所引 畢可思(RobertBickers) 2023-04-06 01:00:36
1 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新政是我国近代社会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其制度变革具有牵涉面广、中西新旧缠绕及变化繁多、曲折反复等特征。该书以内官制中的学部酝酿和设置为个案,同时考察了外官制变革中的争议与成效,以及科举改章至终结对乡村士子的影响。通过整体观照下的具 关晓红 2023-04-06 00:58:08
1 殖民地官僚政治史

殖民地官僚政治史

岡本真希子,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主修日本史。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PD),以及早稻田大學、津田塾大學、立教大學、東京女子大學等講師。現任職於津田塾大學學藝學部國際關係學科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殖民地研究、日臺關係史及朝鮮史。論 岡本真希子 2023-04-06 00:31:19
1 晚清“三集团”关系及走势研究

晚清“三集团”关系及走势研究

“三集团”指的是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和最为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本书旨在对它们各自的群体状况进行梳理,同时注重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走势,揭示这种“多边互动”的复杂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地将它们进行整合研究、比 董丛林 2023-04-05 23:50:41
1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岩井茂树(IwaiShigeki,1955—)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博士。他是日本东洋史学界著名的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明清史和东亚关系史上。在20世纪80年代,岩井茂树曾经在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留学,师从陈振江 [日]岩井茂树 2023-04-05 23:46:14
1 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

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

本书对载泽和达寿的考察表明,清廷意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而用钦定的方式制定宪法是确保君权稳固的必要途径。然而,这种方法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不一致,导致在预备立宪期间,制宪权成为了一场争夺的焦点。清廷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 彭剑 2023-04-05 2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