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1 古代宗教与伦理

古代宗教与伦理

本书是陈来老师的代表作。初版于1996年,再版于2009年。合同到期后,陈老师将把本书转移到北大,并进行增补。本书试图用西方学者的文化观念探讨中国文化的根源。作者从黑格尔到雅斯贝斯再到帕森斯发展起来的“轴心时代”理论入手,运用大量人类学和考 陈来 2023-04-10 22:35:44
1 论古人的智慧

论古人的智慧

本书收录了培根三篇最著名的文学作品:《论古人的智慧》、《宣告一场圣战》、《新大西岛》。这些作品以寓言或文学叙事的形式,表达了培根深思熟虑的哲学观。另外,本书还附有学者对这三篇作品的义疏。《新大西岛》被认为是培根的爱欲叙述和现代神话;《论古人 [英]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著/刘小枫编 2023-04-10 21:51:57
1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

人生的伟大成就,其实只是适宜地生活而已。——2010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获奖作品;2010年英国达夫•库珀奖获奖作品;2010年英国科斯塔传记大奖入围;2011年英国马什传记大奖入围;2015年入选《泰晤士报》“100部你会热爱的传记”。福楼 [英]萨拉·贝克韦尔/SarahBakewell 2023-04-10 20:41:02
1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超譯尼采》作者白取春彥与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长冀剑制首次跨国合作,共同写作了一本名为《12位哲学家,改变你的一生》的畅销书。该书涵盖了12位世界哲学家的核心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沙特,吸取了两千年人类智慧,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考与生命 白取春彥/冀劍制 2023-04-10 19:36:01
1 歸零,遇見真實:一位行腳僧,1648個「向內朝聖」的日子

歸零,遇見真實:一位行腳僧,1648個「向內朝聖」的日子

文章排版: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 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2023-04-10 18:58:11
1 生活世界之网

生活世界之网

《生活世界之网》一书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现象学家之一瓦登菲尔斯的文集。全书共收录十二篇文章。其中前三篇文章是对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批判性解释,由此作者捍卫了生活世界的构想。通过对理性概念的分析,作者还与维特根斯坦的规则构想、哈贝马斯的理性化命 [德]本哈德·瓦尔登费尔斯 2023-04-10 17:44:52
1 公共生活研究方法

公共生活研究方法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公共生活的工具箱,并提供了多种研究工具清单的使用方法。对于从事规划工作和负责改善城市公共生活的专业人士,深入理解本书的意义和应用价值至关重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公共生活的质量成为当地和全球重视的政治议题。城市是 [丹麦]扬·盖尔 2023-04-10 16:27:37
1 女人的起源

女人的起源

《圣经》中说上帝先创造了男人,而女人只是男人身体中的一根肋骨。然而,以男性为中心的生物学家们则使用诸如“人类起源于丛林并进化为以狩猎为生的肉食动物”等学说来证明女性不管是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本书首次给出了女性在人类进化史 [英]伊莲·摩根 2023-04-10 16:02:55
1 人的境况

人的境况

在她的著作中,阿伦特试图说明“积极生活”概念中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别是基于人们的条件而作出的。人的“条件”不是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也不是所谓的人的本质属性。相反,人的“条件”是指在地球上给定的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 2023-04-10 15:17:16
1 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一部重要的教育名著,篇幅不长,总共十九章,分为三篇。第一篇包括前两章,综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罗素认为,民主是教育的门槛式原则,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最佳的机会。他批评传统的教育理论和英国贵族式的教育,认为应该采用现代 [英]伯特兰•罗素 2023-04-10 15:10:19
1 日常生活批判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将超现实主义、法国黑格尔主义、尼采和存在主义等思潮融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来推进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的价值被高估,脱离了它的使用价值,导致生活意义消失的异化现象。对于旧社会的自然和暴力的直接恐惧已经 [法]亨利·列斐伏尔 2023-04-10 14:42:02
1 美国人的性格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1910-2005)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并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在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并在1938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多个职务,包括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 费孝通 2023-04-10 13: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