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乡愁,铺展在眼前,啊……一匹黄沙万丈的布,当我被这天地玄黄牢牢捆住,漂流的心,在这里慢慢,慢慢一同落尘。呼啸长空的风,卷去了不回的路,大地就这么交出了它的秘密,那时,沙漠便不再只是沙漠,沙漠化为一口水井,井里面,一双水的眼睛,荡出一抹微笑。”
这段引言来自三毛的歌词《沙漠》,深邃而富有乡愁的曲调令人心动,仿佛置身于连绵不绝寂静荒芜的沙漠之中,让人产生一种探寻的欲望。
然而,《沙漠化为一口井》这本书融合了法国社科院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博士蔡适任对撒哈拉地区的深入观察,并带领我们走进当地人真实的生活,开启了一场沙漠之旅。
首先,这本书探讨了沙漠生命的源泉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共享关系。阿尤恩是三毛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意指“泉水”或“眼睛”。由于丰富的地下水脉,西班牙殖民政府选择在此建城。而《沙漠》这首歌词很可能就是受此地泉水的吸引而创作的。
对于居住在沙漠中的游牧民族来说,共享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无论是谁开凿的井,都归天地和所有人共享,没有独占的权利。当游牧民族在井边打水时,骆驼和野驴往往会闻声而来,等待与人分享水源。
作者与野驴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通过井。一次,作者远远望见一对野驴母子在金合欢树下歇息,幼驴一看到他们,便毫不怕生地跑过来,母驴也很快走过来。原来,他们之前曾在井边打水给母驴喝,或许母驴想来打个招呼。这一幕让作者想起了三毛所说的沙漠化作井,井里一双会微笑的水的眼睛。
除了野驴,骆驼也可以说是沙漠的象征。年长的骆驼性格稳定服从,经验丰富,习惯与人一同工作,而刚成年的骆驼会跟出来实习。年轻的骆驼会紧紧依偎在年长骆驼身边,不断哼哼鸣叫,用头去磨蹭前面的骆驼臀部,撒娇似的,甚为有趣。
此外,这本书还提到了许多三毛描述的物品,比如羊皮鼓、羊皮水袋、皮风箱、水烟壶和沙漠人手织的彩色大床罩。这些物品在当地都能找到相应的实物,它们成为了三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印记。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沙漠的玫瑰,这是一种在沙漠盐湖中蒸发干涸后生成的石膏结晶体,宛如玫瑰绽放般的美丽。这些物品和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了三毛笔下的故事。
然而,作者也指出了三毛在描述沙漠生活方面的错误之处。例如在《沙漠观浴记》中,三毛看到当地的女人们用一块小石头在身体上刮澡,以去除污垢。但实际上,她们使用的是土耳其浴三宝之一的黑肥皂,这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肥皂,而不是石头。
最后,这本书探讨了沙漠中人与物的共享观念。在撒哈拉地区,邻里之间存在一种需索无度的习惯,借了不还且什么都借。这种无边界感源于沙漠传统里对个人领域和私人物品的淡漠态度,一切资源都是共享的,水源、土地和牧草都是安拉赐予的。在游牧时代,为了在艰苦的生存条件下生存下来,整个家族甚至整个部族都需要共享资源。
然而,这种习性也暴露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对于一些撒拉威人来说,外国人的生活无论多么简朴,在他们眼里都是富豪。因此,他们经常索取他人的财产,并且感到理所当然。这种行为既是因为他们缺乏边界感,也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总的来说,《沙漠化为一口井》这本书通过深入的观察和描写,展示了沙漠生活的深度和多样性。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沙漠文化和人性的不同面向。沙漠的广袤和寂静是无法言说的,它荡涤了三毛内心的悲伤、无奈、苦涩和孤寂,成为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