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书友的完美总结:“5%的改变:接住惯性,然后往前走一小步,把这一步变成具体的动作。请你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1.关于自我,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会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与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2.黑色想象:焦虑的时候,索性多想想“最坏的结果”,再问一句:“然后怎么样”。 3.实验者心态: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事与愿违,但无论如何,我们会通过行动的过程更了解自己。为了确定的结果做事,就有失败的可能。但如果行动的意义在于自我探索,就无所谓“失败”。 4.过去那些事如果不是被反复提起,本不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5.拖延的理由有很多种,最让人心疼的一种大概就是“我必须完全做好一件事,才敢向人交代”。这样的人过于尽责,走不动是因为负担了太多。需要相信早一点晚一点都可以,不必因为自己的状态进一步自责。 6.课题分离: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7.目的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 8.带着恐惧行动,从“做点没用的事”开始。 9.不要重复已经做过的思考,想办法引入一点新的信息,做一些从前没有做过的事。很多人拿不定主意,是太想要一个“最终”的答案。可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最终的答案”。 10.“想”的时间太长也会有负担,建议划分一个专门的时段,比如在做重要事情之前,先有一个“想”的仪式,时间到了就停下来,专心做事。 11.最小行动按钮:复杂的工作在启动之初,会让人因其“困难”望而却步。一个办法是把工作的第1步设计为一个简便、快速,又能对外界发出信号的动作,向他人宣告:“我开始啦!”这是利用人际反馈的原理,按下一个启动的按钮。 12.反复沟通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跟沟通形式有关。 13.如果一个人做的事刚好补足了我的缺陷,允许我把某种特点保持下去,这种关系就叫做“互补”。如果想要改变这种行为,就需要停下自己的反应,离开互补位置。 14.家庭生命周期:在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困惑于“谁有错”,否则为什么以前行得通的现在行不通了但是很可能没人犯错,只是到了新的阶段。 15.培养敏感度,辨识出哪些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卷入别人的问题,就要想想:有没有可能我也在利用别人的事,解决自己在关系中难以面对的问题。 16.难道你不曾听过你在意的人澄清,他对你的期望并不如你想象中的苛刻在关系里做惯了的角色,不会只因为某个人的某句话就解脱。人际关系只是一个烦恼的借口,我们需要这个借口,哪怕我们知道自己对别人来说也许没那么重要。只是我们在努力从别人的眼睛里照见自己。 17.抓住别人某些时刻只鳞片爪的反应,通过语言,试图给自己下一个定义,获得在人际中的形象和排位。这样给自己下定义,结论当然是极不可靠的,因为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并不稳定,其本质就是猜测“别人怎么猜我”,心情也是忽上忽下,患得患失。真正让人难受的,永远是“不确定”。 18.越想控制一个人,就要承担越高的失控风险。 19.讨好的意思是,别人要我做的事我就做,而讨好的反面不一定是“别人要我做的事,我都拒绝”,反倒是“我想做的事,我就做”。做事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因为别人的要求便可以抵触一件事,这是另外一种把他人放在自己之上。 20.我们在做有些事的时候,会把自己放在人际关系的框架里。做事的意义,不止在这件事本身,更在于我们在人际中的位置。在那些被约束和被压制的关系里,人们做出一个违反规则的行为,也许只是为了证明“我可以”,即使这件事本身让他痛苦。现实是:允许了,他也就不想做了。 21.在一段非强制性的关系里,严格来说,别人对你做的事都包含了你自身的授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