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有人认为是衣、食、住、行;有人认为是柴、米、油、盐;还有的人认为是孤独、友谊、饮食和日常。
如果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会干什么呢?画画、看电影、做美食还是去旅行?
或许你觉得独处就是孤独,其实不是,孤独是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都觉得不爽,很想找人聊聊,找事做做。
而独处是在一个人的空间里,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和自己处得很好。
《孤独不算烦恼》作者是英国的扎克·西格。这本书汇集15位作家的作品,节选出书中独处或是孤独时,怎么与自己相处的片段。所以,孤独在不同的作家身上有不同的体验。
一、孤独是远离尘世喧嚣的独处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深入探讨了孤独的主题,借着与大自然的对话,他主张回归自然,追求简朴与自足。当你不满于现在浮躁的生活,可以去亲近自然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
梭罗可以独处瓦尔登湖小屋时并不觉得寂寞,他以自然为伴,与湖水、树木、鸟鸣互动,从中获得了深深的满足感。他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反思,深深品味着大自然的奥秘,并展示出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在梭罗的独居生活中,也提到了他与邻居和来访者的往来。尽管他亲近自然,但他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独者。他与邻居交谈,互相支持和帮助。这一点使得梭罗的孤独显得更加丰富和多维。他的孤独并不是一种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隔离,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丰盈和自在。
读《瓦尔登湖》并不会让人感到孤独,通过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我们被激励去寻找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并重新思考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方式。我们在喧嚣的社会中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安宁。
二、孤独是放下名誉后的愉悦
《随笔集》是作者米歇尔.德.蒙田在退隐后所写的散文集,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无名无位的生活方式,关注自我,寻找内心的力量和平静。
作者以“城堡”的塔楼为避风港,遁入其间,与自己相处。他告诉我们无需追逐名誉和地位,而是要学会放慢步伐,与内心对话。这样的退隐生活虽然在世俗的眼光中可能被忽视,却赋予了我们独特的、与内在对话的机会。
作者在塔楼里冥想,与自然相处的美妙经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使我们深刻理解了与自己相处的重要性。你不再为他人的期望和评价而疲倦,我们可以放下世俗的束缚,去关注那些真正使我们感到喜悦和满足的事物。在外界纷扰中找到内心真正舒适的位置。
三、孤独是内化的一种力量
《自我孤独》作者伊丽莎白.凯迪.斯坦讲述了孤独如何成为一种内化的力量,不仅不会削弱女性的独立能力,反而有助于塑造成为自力更生、完全发展的个体。
只有通过内在的力量、意愿和坚持,女性才能摆脱社会对她们的期望束缚,真正实现自我独立。斯坦顿激励着每一个女性意识到,她们不应该屈服于传统观念对女性所设定的限制,而是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作者认为从孤独中崛起的个体会更加自信、有主见,并且懂得照顾自己的需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每个人都需要在孤独中寻找到自己的内在力量和独立性。她鼓励读者要勇敢地面对孤独,将其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孤独并不意味着孤立,而是一种重新发现自己、独立思考和成长的过程。斯坦顿巧妙地解释了女性在个人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障碍,并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克服这些障碍。不要害怕追求自己的梦想,挑战社会给予你的角色刻板印象。
人生路漫漫,就像是一场旅行,不管你走还是不走,时间都在往前走,你生命也跟着往前走。孤独是这旅行路上的伴侣,你赋予它无聊,你会一事无成;你赋予它力量,它就使你强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