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过一句话:最大的成本,是沟通成本。
的确,我们每天都在和人沟通,也许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些不悦或低效的沟通。比如职场的利益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父母对孩子的指责等等。这些沟通的矛盾不一定都能妥善解决,久而久之会变成内心深处的抱怨或偏见,不断内耗着彼此。
这个沟通的问题,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写了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他用了4个步骤去说明自己的沟通方式,并且这种沟通方式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解决很多沟通上的阻碍和矛盾。
第一步:观察,不要带偏见
沟通第一步,是先放下你对别人的偏见。不可否认,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是不一样的。比如夫妻之间,晚饭后妻子让丈夫洗一下碗,但是丈夫没有立马去做。妻子因此给他打上了一个标签,就是“懒”或者“不关心自己”。可能丈夫只是没听见,或者这个时刻刚好有点急事,没空去洗碗。一旦给丈夫贴上“懒”或者“不关心自己”的这个标签,这个偏见就会在妻子内心形成,并且可能会在后面搜集更多证据,不断强化这个偏见。
这种偏见传达给老公后,他要么是反驳这观点,进而引发争吵;要么就是顺从这个偏见,直接赌气按这个观点来,没错我就是懒,就是不体贴你,双方冷暴力,冲突加剧,问题依旧没解决。
所以印度有个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偏见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在沟通这件事上,第一步是不要带偏见,因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即使白纸也会变成彩色。
接回上面例子,当丈夫没去洗碗的时候,妻子如果换个说法:晚上让你帮忙洗碗但你没去洗,我觉得这件事让我很失落,因为我感觉家务需要两个人分担。
也许这样沟通的结果会更好。
第二步:感受,一定要具体
沟通第二步,我们学会放下偏见去看世界后,还需要去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
还是夫妻举例,我们往往听到女性会和朋友抱怨,自己的老公就像个木头,不爱表达,不懂浪漫。但是这话语对男性一方有刺激或激励作用吗?我看未必,因为这种看法会让男性感到委屈和挫败,因为性格和懒得辩解,他往往不反驳也不表达。因此妻子就越觉得丈夫像个木头,丈夫也一直沉默和忍受着偏见的对待,觉得自己像个木头。
女方只说了上半句问题,没有说下半句需求。而男的也只听到上半句抱怨,没意识到下半句的问题。
如果妻子对丈夫说:我觉得有时候生活很无趣,想要和你有更多的情感交流和陪伴,也许“木头丈夫”能转过来想,应该和妻子建立另一种有效的沟通。
第三步:需要,做情绪的主人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书中提出一个“情绪自由”的概念,作者认为许多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绪的奴隶——我需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2、情绪的朋友(书中称作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中心3、情绪的主人——我们全然为自己的需要负责,但是也意识到,无视他人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还是举个夫妻间的日常例子吧。妻子对丈夫抱怨:你工作这么忙,留给家庭的时间那么少!丈夫的三种反应,可以分别对应上面的三种状态。
1、情绪的奴隶——丈夫看到妻子的怒气和抱怨,没有思考自己的需要,便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讨好她。
2、情绪的朋友——丈夫对妻子的抱怨不理不睬,一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冷落妻子。
3、情绪的主人——丈夫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也意识到无视妻子的抱怨,影响自己的家庭和谐,约定一个时间和妻子沟通彼此的需要,接着处理完工作。
我们很多人都处在1和2的阶段,要么是情绪的奴隶,整日为他人的感受考虑,自己困在讨好型的人格当中;要么和情绪做朋友,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觉得应该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这样周边的人会逐渐远离你。
更成熟的做法是,我们为自己的需要负责,但是也认识到,无视他人的需要这一行为并无法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丈夫如果无视妻子的请求,无法满足家庭和谐共处的需求。
第四步:请求,正向且具体
沟通的最后是提出自己的请求。注意,是请求,不是要求。前者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后者是强制性的。问题在于自愿还是强制,人总是有逆反心理,你强制要求别人去做,别人就偏偏不去做。但是如果你平等或放低姿态请求人去做,那效果也许会更好。
提出的请求,最好正向且具体。比如老婆劝导老公别再抽烟,你会发现和他说八百遍不要抽烟,也还是没啥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从正向的角度,告诉他健康的重要性,肺癌的严重程度以及我们预防的办法。然后尝试先戒烟一天,两天,三天,然后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结一下,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步骤:
1、观察,不要带偏见
2、感受,一定要具体
3、需要,做情绪的主人
4、请求,正向且具体
如果遇到沟通的障碍,不妨先用以上四个步骤尝试解决,不一定百分百解决沟通难题,但是多一张解决途径,总比动怒争吵或冷暴力更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