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听到这位传奇任务的传记,解读者提到了一个概念,中国人普遍认为,中国有2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那半个是曾国藩,另外那一个,就是王阳明,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足见王阳明的历史地位,这本书回顾了王阳明的一生,介绍了他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以及他个人的经历是如何催生了阳明心学的全过程。首先,作者介绍了王阳明的家庭背景,王家的背景非常显赫,和王羲之居然还有些联系,“旧时王谢堂前燕”里面的“王”就是王阳明的先祖。王阳明属于典型的富贵二代,他能那么有出息,也挺不容易的。据说王阳明的母亲怀他整整14个月,在他出生之前一天,母亲做梦,梦到有一位仙人踩着五彩祥云,怀中抱着一个孩子来到他们家。第二天,孩子出生,于是给孩子取名“王云”。所谓贵人语话迟,据说王云5岁之后,都还不会说话,他的父亲可能觉得,因为梦中梦见了仙人踩着祥云,就给孩子取名王云,可能是犯了什么忌讳,就给孩子改名王守仁,很快王守仁就会说话了。在王守仁小的时候,程朱理学占据着主流的意识形态,理学要求人们“格物致知”,王守仁18岁那年,就和一个朋友一起“格物”,格什么东西呢?就格后屋的一片竹林,他们在竹林里面观察竹子的生长,不吃不喝不睡,想格清楚“竹子”,结果王守仁那个朋友格了3天就受不了了,王守仁自己格了7天也终于病倒了。在王守仁看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是向内,而治国平台下是向外。现在向内的这条路走不通,王守仁便开始了向外的那条路。接着,王守仁到了该考取功名的时候了,王守仁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但是他的个人想法非常激进,他并不认可程朱理学,他觉得程朱理学腐朽僵化。乡试上他很快考取了第一名,但是到了更高一级的功名考试,因为他的想法和主流学界格格不入,他名落孙山,第一次考功名失败,三年之后,他再一次考取功名,才终于成功,他被分配到了朝廷的工部,工部其实就是国家的工程部,位于六部最后一名,重要性不高,而他自己又是工部里面的一个小小的官员。而当时的朝廷大环境,其实更差,当时的皇帝是明正德皇帝,属于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而且这个皇帝放任底下一个叫刘瑾的大太监,擅权乱政、结党营私。王守仁上书给皇帝,痛斥刘瑾的罪状,结果,按照作者的说法,这封奏折,皇帝看没看到不好说,但是刘瑾肯定是看到了。于是,王守仁被当庭杖责40,被打的皮开肉绽,昏死过去,而且被免去官职,发配去了穷乡僻壤的贵州。到了贵州,王守仁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假如说当年格物的时候格竹子,向内求索,这条路没有走通的话。通过考取功名,去朝廷当官,又遇到了太监刘瑾这样的官场对手,向外求索,治国平天下,这条路又没走通。他该怎么办呢?而且,关键的是,王守仁一直就有一个想当圣人的梦想,立德立言立功。王守仁在被发配贵州的时候,在当地的龙场,建了一座小木屋,在那里有一个石棺,有一天躺在石棺里面的王守仁猛然做起身来,突然就悟道了,他觉得,无论是向内求索,还是向外求索,尽管都走不通道路,但是他的信念并没有被消磨光,这背后最核心的其实是他的本心,程朱理学认为的“天理”是本源,其实在王守仁看来,应该是“本心”。因为悟道的地方是在龙场,所以是龙场悟道,而他在阳明洞天修行,所以王守仁自此之后,就被称为王阳明。王阳明在那里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而这个执行合一,并不是说,人是怎么想的就要怎么做,而是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假如你没有行动,就证明你没有真正知道;假如你没有知道,你也就不会行动。后来,随着王阳明官当的越来越大,他还提出了“致良知”,“心即理”等等观点,阳明心学的体系逐渐完善。书中其实还提到了一部分王阳明带兵打仗的故事,王阳明很有谋略,很有计策,有不少带兵打仗,以弱胜强的案例,听起来也是比较有趣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